与己书


已经是2017年3月初了,离寒假结束还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,我却才开始后知后觉,像是一个懒散了很久的人努力挣扎起来,想要把自己投身于一片「积极奋斗的火海」,开始慢慢地回想过去的事情。

严格地说,读研之后我感觉自己没什么大的长进。心态倒是一年比一年和缓,有时候还奇怪地生出了一些「按理说中老年人才有」的心思。有一段时间,我的四个朋友接连问我同一个问题,有的是在吃火锅的间隙,有的在微信上,还有的是在某个晴天,那时候我们一群人正沿着海岸慢慢地走,那个问题是,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

我这个人告别心灵鸡汤已经很久了,无法名言警句张口就来,渐渐地也就失去了普度众生的技能。要搁以前,我会觉得这问题好笑,罗曼蒂克,不切实际,是爱发梦的人才会萦绕心口的纠结。而现在我不这么想,不但不这么想,还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件事,心里很尊重,也很肃穆,仿佛这是一个终极的困扰,而这个困扰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的生活。

巧的是那一阵子刚好我在看李诞的《笑场》,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是这样说的:人生确实没有意义,但人生有美。

我觉得这句话是好的,让人感觉开阔,仿佛从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走了出来,见了远山。


读研之后我就不再写年终总结了。读本科时,每年年底皱着眉头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,百度一篇总结模板,苦大仇深地把一年的光阴浓缩进去。千篇一律思想上积极进步学习上认真刻苦,罗列考试成绩和比赛奖项,都是写给别人看的,可笑的是别人也不会看。那时候的年终总结是展示,像浮在水面的一层油,很轻浮,不是剖析。那样写完之后,自己读一遍,看着留下的一点闪光的足迹,好像就觉得一年也算没有白白过去,值得自鸣得意或小小庆幸一番。就这么写了多年,也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,后来某个瞬间,记不起是什么时候了,心里忽然觉得怪异——一个人被囚禁在条条框框里,看着是光鲜成功的,但总像是为了展示而活着,倒像橱柜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,毕生闪烁只求得他人一句夸赞。

好是好,只是偶尔也觉得有些可怜。

所以这篇总结不会按照那种套路来写,既是写给自己看,奖学金实习经历诸如此类就一概不用管。我想的是,能不能够慢慢地退后几步,细细地审视自己的内心。这世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曾了解自己,我虽不通透,却也不想这样浑浑噩噩地糊弄过去。「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,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,这才是活着。」


活到现在,对自己总算也有了些了解,每年都在发生变化——有些是好的,有些是坏的。有些沉疴还是懒于改变,有些优点还能勉强维持。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和好处——心中没有什么光耀门楣的宏图大志,幸而责任心强,自尊心也强;性子软,不善拒绝,难免委曲求全,然而绵里藏针,不卑不亢,不至于让人欺负了去;做决断时瞻前顾后优柔寡断,但好歹个性独立,大事小事都有主见;一身懒骨头逍遥法外,不思进取,不过却深深懂得「要珍惜自己的羽毛」这个道理,做事情总打叠起万分的精心,力臻完美;心思太敏感,却还不至于伤春悲秋,倒是同理心强,算是善解人意……算了算,毛病比好处多,就写这些吧,说不尽的。

今天他们告诉我说,2017年已经过去六分之一了,听得人悚然一惊。年岁渐长,越来越觉出时光飞逝,一大堆的「应该做」和「想要做」时时悬在心头,让人无端焦灼,好像怎么做都徒劳,怎么追也追不上。我想一个人的成长,大概就是从他真正认识到时间的贫瘠和珍贵开始的吧。鲜衣怒马年少轻狂的时候,完全没有过一年少一年的意识,吃喝玩乐有恃无恐。等有了意识的时候,已是少年不在,不但少人倚靠,还得变作支柱,任重道远,又哪里还敢太过放肆呢。


总结完了,按理说应该展望一下未来。「应该做」和「想要做」反正是悬在心头的,不想再条分缕析一遍了。前一阵子看朱生豪先生的书信,借他的两段话说给自己,以作勉励吧。

对于你,我希望你能锻炼自己,成为一个坚强的人……总得从重重的桎梏里把自己的心灵解放出来,时时有毁灭破旧的一切的勇气,耐得了苦,受得住人家的讥笑与轻蔑,不要有什么小姐式的感伤,只时时向未来睁开你的慧眼,也不用担心什么恐惧什么,只努力使自己身体情感各方面都坚强起来。

……

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,须是一个辽远的期望,不给你到达最后的终点。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这目标,永远是渴望,不实现也不摧毁。每天发现新的欢喜,是鼓舞,而不是完全的满足,顶好是一切希望完全化为事实,在生命终了前的一秒钟。

评论

© 温柔故事 | Powered by LOFTER